新华网哈尔滨8月3日电 8月2日至4日,2025企业家太阳岛年会在哈尔滨举办,主题为“新质生产力:新智造 新消费 新生态”。2025现代化大农业发展论坛暨溯源中国产销对接会作为其重要定制活动2日成功举办。在活动专场路演中,北大荒集团黑龙江四方山农场有限公司(以下简称“四方山农场”)展示的“碱地小米”特色农产品引起广泛关注。这个曾经因11.52万亩盐碱地而陷入发展困境的农场,通过“自营突破、碱字赋能”双擎驱动,成功实现从“资源洼地”到“产业高地”的蜕变。
创新经营模式 夯实产业根基
四方山农场党委书记、董事长孙庆昌说,面对耕地资源有限、粮食产能低下等发展困境,自2020年起,四方山农场及时求变,创新实施“小微农场群”盈利模式,成立产业公司开展耕地规模化自主经营,成功破解发展瓶颈,实现营业收入、企业效益、农业标准化管理、粮食单产、农机装备、科技应用、黑土地保护及基地保障“八种”能力大幅提升。自营模式的五年累计自营耕地12.78万亩,创收1.41亿元,盈利2388万元。并通过自营模式有效带动了农场增收,促使农场从2020年亏损895万元到2024年盈利1046.31万元的涅槃重生。
强化科技赋能 突破增产瓶颈
针对重度盐碱地(PH值8-9,含盐量3‰-5‰)制约农业发展的难题,四方山农场不断加强与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等8家科研院所的合作,通过选用耐盐碱品种、应用大垄密植宽窄行种植技术、播后盲耕作业等创新举措,探索构建盐碱地高产栽培模式。目前,四方山农场已建设示范田5224亩,盐碱地改良试验田4350亩,耐盐碱技术应用率达95%,玉米、大豆等亩产实现大幅提升。
延伸产业链条 实现由“碱”变增?
坚持“碱”字赋能,不断深化“种植-加工-销售”全产业链发展,依托盐碱地特殊生态环境和10万亩有机认证土地,四方山农场规模化种植小米、鲜食玉米等特色有机作物2.2万亩,建成现代化加工生产线,聚焦差异化产品开发,推出碱地大米、养生小米等5大类9款产品,打造“碱色田园”品牌矩阵。同时,构建“线上抖音+线下商超”立体营销网络,签约高端定制农业订单9000亩,近三年特色农产品销售收入突破550万元。通过三产联动,实现由“碱”变增。
在当日上午举办的“龙江好物”入驻溯源中国可信品牌仪式中,四方山农场成功入驻溯源中国可信品牌。孙庆昌表示,四方山农场将持续深化“双擎驱动”发展模式,为北大荒集团“三大一航母”战略注入强劲动能,为广大消费者提供更多优质“四方山好物”。